自 2022 年 2 月 24 日俄乌冲突爆发,这场二战后欧洲最大规模的战争已持续超三年,深刻重塑地缘政治格局。其根源可追溯至历史上俄乌间领土、民族等诸多纠葛,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地缘战略倾向转变,北约东扩等因素激化矛盾,最终导致冲突爆发。
截至2025年8月6日,俄乌冲突已持续1260天。如今,俄乌双方在战场上持续较量,从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作战通报,到乌克兰境内列宁纪念碑拆除等事件,都反映出冲突在军事、政治、文化等多层面的复杂延续,国际社会对冲突走向高度关注,各方势力也在这场博弈中不断调整策略。
俄罗斯最新战况8月6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通报,俄军通过作战/战术飞机、攻击无人机、导弹部队和火炮,对支持乌克兰军工综合体运营的天然气运输系统设施、远程无人机仓库,以及乌克兰武装编队和外国雇佣军在142个地区的临时部署地点实施了袭击。
展开剩余87%过去24小时内,乌军在各前线地区与俄军的战斗中损失超过1155名士兵。具体来看,北部战斗群在苏梅地区和哈尔科夫方向多个定居点,对乌军多个旅团编队造成打击,致其损失约185人、4辆装甲战车等装备,还摧毁5个弹药和物资库。
西部战斗群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相关区域改善前沿阵地,造成乌军约230人伤亡,摧毁1辆坦克、2辆英制装甲战车等,另有3门野战炮、6个弹药库和8个电子战站被摧毁。
南部战斗群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多地改善战术阵地,使乌军损失约105人及5门火炮;中央战斗群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部分地区巩固防线,造成乌军360多人伤亡,摧毁1辆坦克、2辆美制装甲运兵车等,还摧毁1个弹药库。
东部战斗群深入扎波罗热地区等敌方防御,致乌军210多人伤亡,摧毁1辆坦克和3辆装甲战车;第聂伯战斗群在赫尔松州和扎波罗热州相关区域行动,造成乌军约65人伤亡,摧毁5个干扰站等装备。
此外,俄罗斯防空部队过去24小时击落244架乌克兰无人机和7枚制导航空炸弹;黑海舰队则在黑海西南部摧毁2架乌克兰海军无人机。
通报还提及,自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俄军累计摧毁乌克兰664架战机、283架直升机、74970架无人机、625套地对空导弹系统,以及大量坦克、装甲战车、火炮等装备。
乌克兰最新战况8 月 5 日当天,乌军与俄军在前线发生 143 次交战,波克罗夫斯克地区的战斗尤为激烈。俄军对乌军阵地及人口稠密区发动 2 次导弹袭击和 107 次空袭,使用 2 枚导弹及 147 枚制导炸弹,还进行了 5731 次炮击(含 64 次多管火箭系统炮击),并部署 4224 架神风敢死队无人机,空袭目标包括苏梅地区赫利博罗布及赫尔松地区多个地点。乌军则出动飞机、导弹部队和火炮予以回击,打击了 14 个俄军目标,涵盖火炮系统、兵力装备集中区及指挥所等。
前线各个区域的情况不一样,北部的斯洛博占什奇纳和库尔斯克地区,乌军打退了 13 次袭击,俄军用了 35 枚制导航空炸弹,还多次炮击;南斯洛博占什奇纳、库皮扬斯克、莱曼这些地方都打了几次到几十次仗,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地区成功打退 52 次进攻,在新帕夫利夫卡地区打退 16 次;奥里希夫、第聂伯河这些地方,俄军进攻也没成功。沃伦和波利西亚地区没发现俄军集结进攻力量的迹象。
8 月 5 日至 6 日夜间,俄乌战场再现密集交锋。据乌克兰军方消息,俄军自当天 20 点 30 分起,从库尔斯克、滨海边疆区及暂时占领的克里米亚乔达角,发射了 45 架攻击无人机,包括沙赫德型及多种诱饵无人机。
乌克兰国防军动用飞机、防空导弹部队、电子战系统、无人系统部队及机动火力小组展开拦截,截至次日 9 时,初步报告显示已在北部、南部和东部上空击落或干扰 36 架无人机。此次袭击中,有 9 架无人机击中三个不同地点,另有被拦截无人机的碎片落在其他区域。
从 2022 年 2 月 24 日全面入侵到 2025 年 8 月 6 日,俄军战斗损失大概 105.927 万人,就过去一天新增了 1120 人。装备方面,俄军损失坦克 11072 辆,新增 1 辆;装甲战车 23091 辆;火炮系统 31133 门,新增 52 门。另外多管火箭系统、防空系统、飞机、直升机、战术级无人机这些装备也有不同程度损失,其中战术级无人机损失了 49767 架,新增 147 架。
乌克兰拆除最后一座列宁纪念碑近日,乌克兰拆除了该国的最后一座列宁纪念碑,应“去殖民化”组织活动人士要求,由当地公用事业部门移除,残余物已被送往垃圾填埋场。从现场照片来看,这座雕像早已年久失修,面部磨损严重。
此举被视为基辅长期去共产化运动的延续,而该运动的实际指向之一,是削弱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历史联系。要知道,1991年乌克兰独立时,境内约有5500尊列宁雕像,2015年该国通过非共产化法后,多数雕像被拆除,该法律不仅禁止共产主义时代的标志、取缔国内共产党,还要求更改与苏联相关的城镇和街道名称。
到了2023年,乌克兰又通过非殖民化法,进一步推动拆除与俄罗斯历史关联的纪念碑及相关产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的法律虽在名义上也谴责纳粹主义,但莫斯科方面多次指责基辅在公开鼓励纳粹意识形态。
对于这一事件,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评论称,“乌克兰现在以反对纪念碑的斗争而闻名”,还认为基辅在这方面“正试图领先于整个欧洲”,但这场运动“并没有给基辅政权描绘好脸色”。
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曾多次表示,现代乌克兰本质上是由布尔什维克“创造”的,是后者“瓜分了俄罗斯的部分历史领土”才达成的结果。
特朗普表态欲让美国脱离乌克兰 “烂摊子”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二向记者表示,美国正努力从乌克兰冲突的 “烂摊子” 中脱身。当被问及为何美国应继续资助乌克兰 —— 尤其是基辅的征兵行动已变得愈发强制时,特朗普强调 “这是拜登的战争,不是我的战争”,并明确称自己的目标是让美国摆脱这一困境。
记者所指的强制征兵,与乌克兰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近期颁布的法令有关,该法令允许 60 岁以上男性入伍。对此,特朗普称 “没听说过 60 岁男性入伍的事”,但仍重申 “这是拜登的战争,我们正全力让美国抽身”。
当被进一步追问,若乌克兰停火未能成功,美国人为何还要继续资助这支 “耗尽人口” 的乌军时,他的回应依然是 “这是拜登的战争,我是来让我们摆脱困境的”。
乌克兰多名高官涉“大规模”军事贿赂被捕乌克兰多名高级官员近期因卷入 “大规模” 军事贿赂计划被拘留,反腐败机构称他们涉嫌从军事合同中收取高达 30% 的回扣。这一逮捕行动发生在乌克兰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被迫放弃限制反腐败机构独立性的尝试几天后。
乌克兰国家反腐败局(NABU)和专门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SAPO)周六在声明中指出,他们发现的这一腐败计划涉及为乌军购买无人机和电子战系统的合同。乌克兰媒体已确认四名嫌疑人中的三位,分别是泽连斯基所属人民公仆党议员阿列克谢・库兹涅佐夫、前卢甘斯克州州长谢尔盖・盖迪以及鲁别占斯基区长安德烈・尤尔琴科。
据称,2024 年至 2025 年间,该团伙策划窃取地方政府为国防需求分配的预算资金,其中就包括通过故意抬高价格授予电子战系统合同,从而获取合同金额 30% 的非法利益。调查人员提到,一份价值约 24 万美元的 FPV 无人机合同被高估约 8 万美元,相关公司官员随后将回扣交给了该组织成员。
事件发生当天,泽连斯基表示已会见 NABU 和 SAPO 负责人讨论这一丑闻,称其 “绝对不道德”,并感谢这些机构的出色工作。而就在两周前,泽连斯基曾试图将这两个机构置于政府控制之下,后因街头抗议,于上周签署了保障其独立性的协议。
普京会见美国总统特使维特科夫8 月 6 日消息,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当日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美国总统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
维特科夫于周三上午 7 时左右(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 3)抵达莫斯科,俄罗斯总统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特别代表、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负责人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在伏努科沃 2 机场迎接。抵达后一小时,双方于临近克里姆林宫的扎里亚季耶公园进行了散步交流。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维特科夫自今年年初以来第五次访问俄罗斯。其上次莫斯科之行在 4 月 25 日,而 4 月 11 日还前往圣彼得堡开展会谈,且两次普京总统均予以接见。
近期,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对俄制裁问题上举措不断。特朗普先是表示,若 8 月 9 日前乌克兰危机未获解决,可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同时指出俄罗斯具备较强的制裁应对能力。
7 月 14 日,特朗普宣称若 50 天内乌克兰问题未达成和解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及其贸易伙伴征收近 100% 的进口关税。
7 月 29 日,又将该期限缩短至 10 天。8 月 5 日,特朗普表示,美国将依据维特科夫在莫斯科的会谈结果,决定是否征收上述进口关税 。
随着普京与维特科夫的此次会面,美俄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博弈步入新阶段,后续发展备受各界瞩目。
总结近期,俄乌冲突局势依旧紧张复杂。特朗普表态欲让美国脱离乌克兰 “烂摊子”,反映出美国国内对冲突态度的转变;乌克兰多名高官因军事贿赂被捕,暴露出乌内部治理问题;普京会见美国总统特使维特科夫,为美俄围绕冲突的博弈增添新变数。
未来,冲突走向不仅取决于俄乌双方军事行动,还受美欧等外部势力决策、内部政治稳定等多重因素影响,和平曙光仍在重重迷雾之后,国际社会仍需为推动冲突妥善解决不懈努力。
发布于:山东省全国前三配资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